什么是陶瓷的光泽度?陶瓷的光泽度测量方法

2021-07-21 3nh 661

陶瓷在制作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原料配方、烧制工艺等上的差异,就会导致陶瓷在外观上呈现出不同的光泽,为了管控陶瓷的光泽品质,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来对陶瓷的光泽度进行检测。

什么是陶瓷光泽度?

光泽度是指试样表面的正面反射光量与在相同条件下来自标准板表面的正面反射光量之比,是油墨、油漆、烤漆、涂料、木制品、建筑装饰材料、塑料、纸张等表面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吸水率是衡量陶瓷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陶瓷制品中含有开口气孔或闭口气孔,吸水率的大小反映了陶瓷制品中开口气孔的多少。热稳定性也是陶瓷材料的个重要指标。

釉面光泽度主要由釉层中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有关。想要提高光泽度,就要调整釉料中的Al2O3/ SiO2摩尔比以控制光泽度,一般来说,要的倒高亮釉面,摩尔比应大于6。除此之外,要尽量控制釉层析晶。

陶瓷制品的釉面,由陶瓷层和釉面层组成,釉面层由纳米材料与釉浆混合覆盖于陶瓷层的表面。由于在釉面添加了纳米材料,陶瓷制品在应用中,能够驱除异味、释放负离子、增加能量、增强体质,对使用者会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影响陶瓷光泽度的因素:

1.釉料配方

釉的烧成温度要与坯体相适应,在预定的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下,尽可能的生成均一的玻璃相组织。釉溶液的粘度略大于2000泊。釉的膨胀系数要适当小于坯的膨胀系数。配置坯料时,采用高折射率的原料,可以制成光泽度很高的釉层。

2.制釉工艺

对釉用粘土原料进行精选,除去杂质和有机物,对含游离石英和云母较多的粘土预先进行淘洗加工,提高纯度。对釉料中那些加热体积变化较大的原料,更好先单独煅烧再配料,即以熟料的形式引入釉中,使晶形和体积趋于稳定。适当提高釉料的细度,采用熔块釉时,釉料中的石英全部加到熔块中,使之形成均质的玻璃体。

3.烧成制度

如果单纯的从提高釉面质量的角度来考虑,烧成过程中应该使釉料排除气体,促进熔融,防止挥发,获得无气泡、无结晶、无分相、均质透明平整光滑的釉面。

光泽度仪测量陶瓷光泽度的方法:

光泽是物体表面的一种特性,我们常说的物体表面光泽度指的是,物体表面的镜面反射光能力。这是在一组规定几何角度条件下,对物体镜面反射光能力的相对测量。

陶瓷光泽度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想要准确测试就需要用到专业的仪器,常用的检测仪器就是光泽度仪,也叫做镜向光泽度计。它是由入射光线发射器、接收器、标准板等结构组成,其测量的光泽度是参照折射率np=1.567的黑玻璃,假设其平面在得到理想抛光的状态下,由该平面对自然光束进行镜向反射,并定义此时的光泽度值为100.0光泽单位。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对物体表面反射光通量除以标准板反射光通量,从而求出物体表面光泽度的相对值。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400-888-5135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咨询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